讲座题目: 文学文本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讲 座 人: 徐晓东 教授
主 持 人: 杨毅隆 教授
讲座时间: 12月15日(周五) 14:00-16: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181 615 465)
讲座概要:
文学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虚构性,而超自然魔幻小说是虚构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本研究使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研究了读者在阅读超自然文本(《哈利波特》节选)以及基于《哈利波特》故事改变的现实文本时的脑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与阅读现实文本相比,阅读超自然文本会激活左半球的多个脑区,包括感觉运动皮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额下回、颞中回和右顶上回。本研究还发现,读者对故事的熟悉程度会调节大脑的激活模式。熟悉《哈利波特》故事的读者在阅读超自然事件时,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要大于阅读现实文本。然而,在对《哈利波特》故事不熟悉的个体中,这两种条件下的脑活动没有明显差异。最后,基于PLV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与阅读现实文本相比,阅读超自然文本时,左中央后回与左颞下回之间的连通性增强。此外,在熟悉组读者中,左半球的内侧前额叶与右中央后回之间的连接性增强。这些激活模式与心理模拟理论(The simulation theory of mind-reading)的解释相一致,表明读者通过心理模拟机制来理解魔幻情节和超自然的故事人物。
讲座人简介:
徐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采用眼动、脑电和脑成像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手段,探讨母语及二语加工中,句法、语义、语用以及个体认知特质差异对语言处理的影响。在Brain and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MC,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Discourse Processes,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评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社科优青”,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等多项奖励。